糯米腸
最近,小女兒老是念叨,奶奶咋還不來,我想吃奶奶灌的糯米腸。妻子也說,婆婆做的糯米腸,就是與眾不同,好吃!也許是受我的布朗族血統(tǒng)影響,我兩個女兒,都特別喜歡吃糯米腸。
在孩提時代,一年一次吃母親做的糯米腸和發(fā)水腌菜炒豬血,我認為這是天底下最好的食品了。每一次殺年豬時,母親在火塘邊塞糯米腸時,我們兄弟姐妹就蹲在旁邊注視著。等母親把糯米腸放進大鍋,香味漸漸飄來時,我們已經(jīng)忍不住咽了幾次口水。母親用筷子把糯米腸從鍋里撈出來,切給每人一小段,大約兩寸長。我們接過手中,就小口吃起來,慢慢咀嚼個中滋味。母親自己只在砧板上撿了點碎屑放進嘴里,便靜靜地看著我們吃,一臉充滿幸福和慈祥。
糯米
居住在景東無量山下瀾滄江邊的布朗、彝、傣等少數(shù)民族,殺年豬宴請賓客一般要制作紅墩包肉、脆骨煮姜絲、發(fā)水腌菜炒豬血和灌糯米腸。灌糯米腸習俗主要是景東川河文井壩區(qū)和瀾滄江邊一帶,清咸豐、同治帝(1864年)以前(紅白旗之亂以前),這些河谷地區(qū)主要居民是擺夷和蒲蠻(嘉慶《景東直隸廳志·卷二十三》說:“明初,原隰多僰夷,山多羅羅,是為土著。”),擺夷和蒲蠻特別偏愛吃糯米飯,大約這種風俗也被保存了下來。
切好的糯米腸
糯米腸的制作工藝:把豬大腸清洗潔凈,截成幾段。將糯米用溫水泡軟,放入少量生豬血、脆骨煮姜絲湯、適當精肉絲、炒熟的茴香籽粉(或切碎的茴香菜)、切碎的青蒜苗、細蔥、草果粉、胡椒粉、食鹽等佐料與之拌勻。把豬大腸一端用線扎緊,用小勺子把拌勻的糯米舀進大腸(腸衣)里邊,再灌進適量水,等塞滿后,用線扎緊,這樣,糯米就在兩端封閉的豬大腸里邊。把糯米腸放進大鍋用水煮熟,或用甑子蒸熟,取出來切成小段,即可食用?;蛘咔谐尚《危孟阌图逡幌?,食用。用甑子蒸要比水煮清香得多,且無腥味。
油炸糯米腸
糯米腸芳香四溢,吃起來潤口溫軟、口角噙香。糯米具有補中益氣、健脾養(yǎng)胃、止虛汗、解毒等功效。主脾胃虛寒泄瀉;霍亂吐逆;消渴尿多;自汗;痘瘡;痔瘡。
母親的糯米腸,一直鐫刻在我記憶深處?,F(xiàn)在我為人父母后才明白,母親為什么只在砧板上撿了一點糯米腸碎屑,放進口里咀嚼。(王秀才 文/圖)
上一篇:景東彝族墩包肉